如今这个“信息时代”
我们的个人身份信息随处可需
但也时时暴露在“危险”之中
前脚刚用身份证办理了事情
后脚手机就收到一堆“垃圾短信”
但是最近终于有“大招”
来解决这个问题了!
近日,在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,eID的研发和发展。并透露在未来,eID将会植入更多种类的银行卡、电话卡中来。
那么eID究竟是什么?
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、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,网络电子身份标识,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,保护公民信息免受非法截取。
也就是说,eID是我们在网络上的一个身份标识,如同我们平时用的身份证一样!
经常在网上进行交易的人应该知道,很多需要身份验证的时候,都得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,有的甚至还需手持身份证拍照上传。
但是有了eID之后,只需要凭姓名和eID就可以了!
使用搭载了 eID 的银行卡或智能手机时,不需要在网上提交自己的姓名、住址、电话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,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易。
,eID 载入手机卡只是一个开始,未来,包括不动产权自助查询、食药检查等方面,eID 都将大显身手。
目前,电子身份标识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银行卡。中国工商银行已在全国试点发行八千多万张加载 eID 的金融 IC 卡。
近年来,用户信息泄露
身份信息被冒用、盗用的情况时有发生
最近一起“7亿条个人信息遭泄露”的新闻
就令人十分震惊!
但由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身份证上的信息,到底哪一步导致身份信息泄露,我们很难去查证。
所以平时生活中
我们要尽量注意以下几点:
01
妥善保管快递单、火车票、机票、银行对账单等包含姓名、联系方式、身份证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的单据,不需要的单据及时销毁。
02
手上的旧手机想要转卖出去时,建议恢复出厂设置,再用一些不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较大的文件如图片、电影进行填充,对储存区域进行全面覆盖,并将手机卖给相对正规的厂家。
03
尽量不要连接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,要连接官方机构提供的有验证机制的WiFi,找工作人员确认后再使用。
04
身份证复印件妥善保存,不要随意丢弃,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切记在上面写明:“仅供xxx单位做xxx用,他用无效”。
05
不要随意在社交软件、论坛上“晒”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,如护照、火车票等。
06
当参与调查问卷、测试小游戏、购物抽奖、申请会员卡等活动,需要填写姓名、联系方式、身份证号码时,需仔细核对活动方的真实情况,以免不良商家骗取个人信息。
07
在招聘网站上投简历时,不要填写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,尽量选择正规大型的求职网站,找到工作后将简历加密。
08
很多人会将个人信息上传到网络云端储存,容易受到网络攻击造成数据泄露。切记重要账号一定要单独设置密码,并定期更换,尽量避免在云端备份高度私密的个人信息。
真的让人不禁感叹
如今的科技发展实在太快
对于eID的到来
大家都期待吗?
— END —
来源:、腾讯新闻等
精彩内容推荐